很多时候Native应用调用WebRTC C++接口时需要查看底层详细日志,目前有两种方法: 编译Debug版本Webrtc 在应用程序入口(例如构造函数中)调用rtc::LogMessage::LogToDebug(rtc::LS_INFO); 对于Windows以及Linux应用,日志将输出到stderr。
很多时候Native应用调用WebRTC C++接口时需要查看底层详细日志,目前有两种方法: 编译Debug版本Webrtc 在应用程序入口(例如构造函数中)调用rtc::LogMessage::LogToDebug(rtc::LS_INFO); 对于Windows以及Linux应用,日志将输出到stderr。
Transport-cc指的是Transport-wide Congestion Control。WebRTC最新的拥塞控制算法(Sendside BWE)基于Transport-cc,接收端记录数据包到达时间,构造相关RTCP包,然后反馈给发送端,在发送端做带宽估计,从而进行拥塞控制。之所以基于Transport-cc,放到发送端进行带宽估计,除了方便维护,也增加了相关算法的灵活性,因为大多数处理逻辑都放到了发送端。WebRTC中为了使用Transport-cc,需要用到RTP报头扩展以及增加新的RTCP类型。这…
今天周末稍微放松下,看了下最近很火的龙岭迷窟,由于是腾讯视频独家,所以打开了N年没碰过的腾讯视频,平常都是B站以及Youtube上的多。由于之前联通办了个王卡套餐,送了会员,所以选择1080P画质播放,可是没看多久,画面就出现我再熟悉不过的花屏马赛克了。 我想,这腾讯视频点播难道不是传统的基于TCP的RTMP或者HLS吗,怎么可能花屏,难道基于WebRTC?打开Wireshark看了下,全是加密的UDP数据包,然后打开浏览器的:chrome://webrtc-internals/,可以看到用的是WebRTC中的Da…
如今越来越多的音视频应用场景采用WebRTC技术,例如视频会议,在线教育,云游戏等。WebRTC包含一套强大的点对点(P2P)通信技术方案,用于音视频传输,本文我们来了解下背后的NAT穿透技术。 什么是NAT NAT(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)指的是网络地址转换,常部署在一个组织的网络出口位置。网络分为私网和公网两个部分,NAT网关设置在私网到公网的路由出口位置,私网与公网间的双向数据必须都要经过NAT网关。位于NAT后的是私网IP地址,分配给NAT的是公网IP地址。NAT通过将私网I…
开此文章用于记录自己编译WebRTC安卓Native code遇到的问题。 问题0x01 错误提示如下: [crayon-647c9069131e0557547091/] 这个是在我执行build_aar.py --build-dir out --arch "armeabi-v7a" "arm64-v8a"命令编译生成aar文件遇到的。看了下目录, sdk/android/AndroidManifest.xml是存在的。后来发现是路径问题。得切到WebRTC源码/src目录下执行: [crayon-647c9069…
记录下今天编译WebRTC 安卓Native code遇到的一个问题。相关错误提示如下: [crayon-647c906914bcc638976524/] 执行gclient sync命令后过一会儿报Failed to download错误,我用浏览器或者wget命令去下载一点问题都没。之前都没遇到过这问题。谷歌搜了下,发现有人遇到过类似问题,还都是国人,问题出在代理上,在有些代理环境下,gclient sync下的某些命令连接会失败。以前用SS(IP封得太厉害放弃了现在)就没遇到过,现在用的VPN走全局就遇到了,…
前面文章WebRTC研究:包组时间差计算-InterArrival讲到了相关包组时间差计算,输出包组发送时间差,到达时间差等参数。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下这些参数在判断网络拥塞情况方面的应用。 到达时间模型 在WebRTC研究:包组时间差计算-InterArrival说到了到达时间模型,主要包含几个包组时间差计算的概念: 到达时间差:\(t_{i} - t_{i-1}\) 发送时间差:\(T_{i} - T_{i-1}\) 时延变化:\(d_{i} = t_{i} - t_{i-1} - (T_{i} - T_{i-1}…
视频编解码分为硬件加速以及非硬件加速。硬件加速是指通过显卡,FPGA等硬件进行视频编解码,由于硬件有专门优化,所以性能高,能耗低,非硬件加速编解码是指通过CPU进行视频编解码,性能就没那么高(虽然有相关CPU指令优化),由于视频编解码计算量很大,所以能耗也很高。在PC平台上主流的硬件加速编解码有Intel集成显卡,Nvidia显卡。Nvidia平台的编解码用的比较多,网上资料也多,接口也很简单,但是相对成本会高些。Intel集显平台视频编解码成本就低很多了,只要是最近几年带集显的CPU基本都支持硬件加速编解码,但是…
为支持原创,创作更好的文章,未经许可,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与抄袭,如需转载请邮件私信!本人保留所有法定权利。违者必究!